近日,自然资源部部省合作项目启动会召开,天津市、江苏省、青海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个盐碱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
盐碱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后备资源。该项目旨在以部省协同创新为抓手,推动科技创新融合,形成技术合作、业务融合、工作配合的良好局面,走好自然资源盐碱地领域科技创新的第一方阵。
其中,天津“基于地下咸水资源低成本利用的盐碱地提质改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针对天津土地盐渍化严重、浅层咸水大面积分布、农业用水不足的问题,探索“地水双控”的天津模式;江苏“滨海盐碱地水土资源调查评价与生态管护对策研究”项目依托东台市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对条子泥片区的盐渍化成因、动态变化趋势进行集成多源数据解析,研发低成本、高效益的复合改良技术,提出适宜性生态管护路径;青海“盐碱地综合治理集成技术模式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将开展柴达木盆地典型盐碱地调查评价并分析其成因,提出控盐、节水、增效且生态环保的盐碱地综合治理集成技术模式并应用示范;新疆“盐碱地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针对塔里木河流域和且若垦区盐碱地改良和利用存在的重大技术难题进行前期攻关研究。
启动会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作了点评。专家建议各项目组发挥自然资源部门综合性强的优势,跳出单一农业应用的视角,综合分析盐碱地开发成本,考虑农牧结合等土地利用方式。
米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